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左小磊团队发展了一种基于框架核酸的分子机器,这些框架核酸分子机器通过机械形变诱发荧光变色,可对细胞单囊泡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的运动行为进行实时监测。该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机器人学》(Science Robotics)。近年来,设计具有环境响应性的动态分子机器,特别是能够在细胞环境内执行复杂任务的分子机器具有很大的挑战。目前一些常规环境响应性材料,例如小分子染料、量子点等,存在信噪比低、材料泄...
2022年12月25日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的商明课题组开发了一类新型大位阻手性双噁唑啉配体,实现了首例氨基酸和多肽衍生的吡啶盐与非活化烯烃的不对称脱氨烷基化反应,相关工作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烷基胺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分子、药物分子,有机材料分子以及一些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中。在此驱动下,化学家近几年来开始探索通过使用烷基胺化合物代替烷基卤代烃,通过sp3C–N...
2022年11月07日开发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Cas9用于人工CRISPR分子机器代表了分子信息处理的新方向。在基于CIRPSR-Cas9系统的分子机器方向,已经发展出逻辑运算、信息存储、细胞事件记录、信号传导等功能。然而,目前对CRISPR-Cas9分子机器的操纵主要依赖于以自由扩散为基础的分子识别,这使CRISPR分子机器难以执行空间分辨的搜索或巡航等行为。近日,王飞副教授与李茜研究员等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DNA折纸的单分子CRISPR机器,该机器可以通过自...
2022年09月23日